玲女士的先生在机.关后勤工作,工作比较轻松,收入比较丰厚,但生活比较节俭。玲女士在学校工作,喜欢时尚,喜欢与年轻人在一起,喜欢活动。婚后的生活中,日常的买菜、做饭、搞卫生基本由玲女士的先生负担。这样的安排让玲的同事们很羡慕,这样,玲女士有够的理由向先生的付出表示赞美。可事实上,由于玲女士从没有做过这些家务,所以不能体会到买菜、做饭的辛苦,对先生的这些家务付出也就不屑一顾,有时候甚至还会责怪先生做的菜没有新意。在这样的氛围之下,先生与玲女士的交流越来越少,饭后就自顾自地去玩电脑游戏了。对此,玲女士对先生很是不满,责怪先生不会说话,不会交流,更不会浪漫。无奈的先生没有办法,只好选择出去娱乐,夫妻之间的交流十分困难。
一次,玲女士的同学到她家做客,按惯例还是由玲女士的先生买菜做饭,这一切玲女士的同学都看在眼里,为此感动与羡慕得不得了。吃饭的时候,玲女士的同学又惊叹了,因为玲女士的先生做的菜不但非常可口,而且菜的色香味与营养的搭配上都很讲究。这位同学一边吃一边感叹,让玲女士的先生很有成就感,一下子也说了很多话,与这位同学交流得非常融洽。事后,这位同学又向玲女士大发感叹,不断地夸奖玲女士的先生如何如何的好,羡慕玲女士好有福气。
当玲女士的同学离去后,玲女士作了自我反省,认识到自己在与先生的沟通中出了问题。于是很认真地问先生:“我对你是不是有点过分呀?”先生说:“当然了,我在你眼里什么都不是,我还做什么?我还能说什么?”这让玲女士越发觉得问题的严重了。
第二天,玲女士提出了自己尝试买菜做饭一个月的建议,得到了先生的赞同,但先生也宽容地说,假如实在做不到了也没有关系。
玲女士在开始几天的尝试还有些新鲜感,觉得买菜做饭还挺有成就感的。但一周后就烦了,因为到了菜场不知道买什么菜好,买回来了还要洗菜,烧菜又要花很长时间,原来比较柔软的手也已经变得粗糙难看了,吃完后还得花很长的时间去搞卫生。这个时候,玲女士深深感受到了先生在日常的辛勤付出是多么的不简单,于是对先生的赞美由衷而发,先生听着玲女士的赞美感觉特别好。从此以后,玲女士与先生的关系更加融洽了,家务事也作了适当的分工,夫妻俩在相互的赞美中幸福地生活。
案例中的玲女士对先生的态度变化扭转了夫妻之间的不和谐关系,由此可见赞美的魅力。而赞美的理由也是存在于点滴的生活之中,只要我们善于去发现,善于去表达,相信赞美会成为增进夫妻关系协调的法宝。当然,我们也不能为了赞美而赞美,更不能为了自己的某种利益驱使而假意去赞美,这样反而会破坏原有的和谐关系。